近日,一场聚焦钢结构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大会在新桥加工基地盛大召开,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强劲动力。本次大会以 “聚焦产业链 ,坚定绿色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 ,奋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公司领导、行业专家及项目部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会上,科技副总经理吴佑明发表主题报告,深度剖析行业变革趋势与企业破局之道。
吴佑明指出,从发展历程看,企业必须从 “被创新” 向 “要创新” 换挡加速,凭借现有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贰级资质等多项专业资质,以及 6 项发明专利(3 项授权、3 项受理)、28 项实用新型专利(13 项授权、15 项受理)的知识产权储备,公司有底气迈向新征途。
在产业链优化升级板块,公司正推动三个关键转变:从 “数量取胜” 迈向 “质量取胜”,从 “经济效益优先” 切换至 “绿色发展优先”,从 “要素驱动” 转为 “创新驱动”。一方面,通过焊接、理化、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设计专项资质的攻坚,以及钢结构产业研究院的筹备,全力补链强链;另一方面,抓住智能建造政策黄金期,对标行业标杆,分步打造激光与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先数字化车间,后数字化工厂,为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总包业务是企业发展的又一着力点,聚焦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工程、装备业务,围绕房建、基础设施、更新三大市场曲线,依据优选区域、客户、项目、行业的 “四问四看” 原则,遵循七大发展原则,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或核心环节服务,同时夯实基础,稳步进军海外市场。
谈及创新战略核心要素,吴佑明强调,要敏锐发现并抓住合肥博物馆工程这类转型契机,创新与商业化同步推进;创新目标紧密贴合市场、兼顾技术可行;技术创新聚焦产业链短板、数字化智能化前沿,区分长中短期目标精准施策;细节创新贴近市场、细化服务;筛选互补性强、意愿足的合作伙伴构建创新生态;确保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协同到位;强化技术保护与持续开发,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借助人才竞争策略,打造学习型企业,引入赛马机制激发活力;以企业流程再造为抓手,降本增效、服务至上,推行专业化分工与扁平化管理,塑造品牌价值,矢志成为国内一流钢结构制安一体化绿色建筑企业。
专利事务所嘉宾窦正阳随后登台,为参会人员带来专利常识与撰写培训,从专业角度为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筑牢根基,助力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与转化。项目部占文才,技术部王绍玉做表态发言,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所实施的创新战略,积极配合公司在技术创新,尽所能地完成创新所赋予的职能和职责。
大会最后,董事长凌红兵总结发言,肯定各方为企业创新发展付出的努力,并重申聚焦产业链、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对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为全体员工指明奋进方向。此次创新大会如航标指引,将助推企业在钢结构行业新赛道上扬帆远航,为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添砖加瓦。